《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18:51:48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广射虎》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动画设境,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李广是我国历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作业设计: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3、练习写话:

板书设计:

李广射虎

胆大艺高神勇无比力大无穷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2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指导边读边想边体会,培养语感和问题意识。

4、知道《塞下曲》描写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从故事中感受他的神勇无比,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指导,要读出语调和感情,培养语感。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体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预习

(1)朗读课文数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在课文中划出生字新词,标上拼音,朗读数遍。

(3)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好。

(4)试着查寻李广这个人物的生平资料。

2、制作本课的基本网页,第二课时尝试着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

3、词句卡片:塞 塞下曲 惊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拈弓搭箭

影影绰绰

4、黑板旁画好两个田字格。

5、准备好“弓箭”:铅丝作弓,教鞭作箭。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 (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 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1)多媒体出示古诗: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自由读读这首诗 [注意多音字没(mo)],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请提问,教师随机做上标记。

(学生难懂的词句:塞下曲、草惊风、引、平明、没、石棱)

师评价: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不仅要善于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你们行吗?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读书、思考、讨论、利用工具、咨询等)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第一次出示有拼音,第二次去掉拼音)

lu lun leng luo chuo nian sou zha

卢 纶 棱 逻 绰 拈 嗖 扎

tang sai jing ju ti sou da ying lie dai

唐 塞 惊 据 惕 搜 搭 硬 猎 呆

(1)自读——指名读――领读

(2)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此处隐藏21189个字……

1、认真听师介绍。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印象。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2、小组学习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

通过朗读,小组学习,掌握《塞下曲》的意思。

1、谁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2、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呢?

3、根据课文的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先讨论,再

4、交流)

5、师出示《塞下曲》,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理解射虎的含义。

3、小组学习《塞下曲》。

4、讨论交流古诗意思。

5、各自读、背古诗。

主要让学生读通故事,从而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通过朗读,在学生心中初步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

四、小结、

初步了解故事梗概,掌握生字新词。

1、师小结。

2、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巩固认读,并选择扩词。

1、认真听小结。

2、认读生字新词,扩词。

五、布置作业。

进一步巩固字词和课文。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月21日总第30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再读课文,能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塞下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李广高超的武艺。

2、学习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一件事的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武艺高超。

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词卡、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复习导入

通过问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也为理解古诗做准备。

1听写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听写词语。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细读

课文

指导学生由诗及文,再由文及诗,诗文对照,领悟意境。

主要让学生读好故事,从而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谈话:卢伦的《塞下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其实诗中所写的就是课文3、4自然段的内容。

4.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是虎拉弓猛射)

②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教师小结。

(2)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

(3)指导朗读。

①指导朗读②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过渡:李广射出的箭,结果怎样?

5.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

(2)讨论:

①“蒙蒙亮”指的是什么时候?

②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

(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见石头)

③“不是……而是……”一句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惊叹)

④“深深的扎”、“怎么业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3)指读课文。

(4)诗文指导解释后两句。

(5)将《塞下曲》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学生练习朗读《塞下曲》,个别读、齐读。

学生介绍李广。

轻声读3、4自然段。思考: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话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的后两句话的内容?

学生交流。

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交流。

让学生知道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练习朗读,对照课文插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估计学生可能会说(机警敏捷善射勇敢)。

学生以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①联系上下文解释诗中的单字词:暗草惊分

②诗文对照,联系上下文准确的说出这两句话的含义。

学生轻声读课文、讨论。

练习朗读。

估计学生会说:(武艺高强,力大无穷)

解释后两句诗,说诗意。

通过对字词的辨析,读准了音,理解了义,不仅让学生积累了词汇,还使学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在诗歌中只用一个“没”字,就能显示出李广射箭的本领,而在散文中则至少要用一句话才行。

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李广射虎的一系列动词,再让学生进行射箭表演,从而使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生动和准确的认识;对课文中李广射虎动作的领会,在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还让学生从中学到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

总结

全文

引导学生注意停顿、押韵,背出感情。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

3谁能背诵古诗?

男女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

布置

作业

熟练地背古诗。

1默写古诗。

2写出带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略)

默写古诗。

2写出带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知道一个字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同,因此理解字意不能离开语言环境。

板书

李广射虎

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

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