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18:45:10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分工,拥有一定的人际效技能,收到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2、随文识字、写生字、词;

3、策划下节课的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3、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确立问题

1、回顾学生自行策划的学习活动,提出“师生一起过中国神话日”的想法。

2、引出“为什么邀请盘古”这一问题。

二、自主阅读

1、自己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理由。

2、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表格提供的程序及内容来完成)

三、汇报交流

1、分组汇报,感情朗读。

(点拨引导理解“混沌”、“创造”)

2、组内讲述故事,合作评价。

(利用讲故事评价表)

四、想象创编

思考:

1、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2、生写诗句(我想……)

3、深情呼唤。

五、总结

板书:

盘古开天地

(学生板书)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文章的神奇有趣,丰富学生的想象。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难点】

感悟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学习:交流预习,整体感知;初读课文,理清脉络;随文识字,写生字词;尝试复述课文内容。此为第一课时内容。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线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播放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的动画片断。

1)同学们认识他们吗?他们是谁?

2)在远古时期,像他们这样神奇的人物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神奇人物用利斧劈开了天与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神奇的人物是谁吗?

(生答:盘古;师板书课题)

3)揭题:18、盘古开天地。

4)对题质疑,生汇报后师小结:盘古是谁?他是怎样开天地的?开天地后又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提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5、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围绕“创造”质疑。

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对那些有思考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于黑板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去解决;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解答。

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一)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的问题。

1、提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字典,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解释。

(二)解决“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

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按学生找到的顺序,依次教学相关的段落。[

2、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

(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①理解“抡”的意思。

②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③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

(2)①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

②引导学生读书并有所发现。

③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

a、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b、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

c、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混沌”的意思,体会联系上下文也是深入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3)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4)学习第三自然段:以学生自己想象的画面促进对本段的理解

师:天地分开了,盘古又做了一件事情,让我们为这位英雄的行为肃然起敬。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谈。

(生谈论交流)

师:头顶青天,脚踩大地,有个成语叫什么?

(生答:顶天立地)

师:一天过去了,天升高了──(生:一丈) ……此处隐藏22008个字……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怎么做?

生: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师:(板书:顶天踩地)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把这个动作做给大家看。

一名学生上台做“顶天踩地”的动作,惹来同学阵阵哄笑。[

师:孩子们,这不可笑,想一下,盘古当时可是在做顶天立地的大事,稍有分心,天地将再次合在一起,世界将永远混沌一片!(老师很动情)孩子们的笑即刻止住。

师:照他的动作,我们来读书中的句子。

生: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你的动作要做好,你用力了,同学们才好使劲!

(转向其他同学)再读!

生: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很用力地读)

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说实话,感觉怎么样?

生:好累!

师:你这样做一会就累了,盘古这样,坚持了不知多少年!等到天地成形后,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五、变换句式,启发想象

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身体都变成什么了?(要读出事物的特点,比如雷声要响亮)

师: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生: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

生:隆隆的雷声

师:他的双眼变成了──

……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盘古创造的美丽的大自然!想不想用我们的语言把这个美丽的世界读出来?

师:(指着屏幕: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绿色的,女生读,红色的,男生读。你们一起合作,共同把大自然的美丽读出来!

师:这些句子,如果我们把它做成一首小诗,看是不是更能抒发我们心中之情?

这次,老师跟大家一块儿合作。老师读逗号前的部分,同学们读后部分

盘古,你多伟大!

你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你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你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你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你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你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你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你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是你,生命的使者!

是你,人类的老祖宗,盘古!

师:很好!大家再看,这一段末尾的省略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去掉?

生齐说:不是!

师:为什么?

生:不能省略,因为......。

师:是啊,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盘古化成的,我们能讲的完吗?

生齐说:讲不完。

师: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出示美丽的图片

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又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生:你太伟大了!

生:你真了不起!

生:谢谢你,创造了这个世界。

生:我们一定会记住你的。

生:我们也要创造更加美丽的世界

师:老师认为你们的千言万语都可以化为一句话:

出示课件“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六、复述故事

师:故事学完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故事都讲了哪些事?

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纲要

上课前是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了,那你们现在能不能对照着这个故事纲要把这个神话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可以用原文中的好的句子或者词语。谁来试一下?

生:复述

七、课后作业

像盘古开天地这样有趣的神话故事有很多很多,同学们下课后找一找这样的小故事,读一读,下次课也来做个小老师,把你读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非常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生动。课文的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涉猎过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以及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则比较容易读懂这篇课文;神话传说故事也是很吸引学生的,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可以被激发的。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混沌、肌肤、四肢、滋润、血液、逐渐、缓缓、一丈、辽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识字教学→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

2.你知道什么是神话吗?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4.谁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教学

1.请大家打开书第71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读完后请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相信这些词语你们也一定能读正确。猛烈、缓缓、逐渐、祖宗、宇宙、上升、气息、奔流不息、茂盛、混沌、抡起、劈开、浑浊、蹬地

4.再来看看这些词语:黑暗、下降、一丈、四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创造,自己读一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5.指导写字。

三、初读课文

1.把这些字词送入到课文中,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2.想一想,围绕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提什么问题?

3.请大家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

4. “混沌”是什么意思?

5.谁能读一读,读出这混沌的样子。我们一起读一读。

6.那谁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段话的意思?(昏天黑地)

7.在盘古没有睡醒之前,这里昏天黑地,有一天,盘古醒了,改变了这个世界,让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盘古到底是怎样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创造后,宇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神话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