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18:23:25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重要性,产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难点:认识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读问题,提出质疑

1、出示文题“沙漠中的绿洲”

2、引导学生说一说“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教师相机出示PPT中的沙漠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沙漠的特殊情况。

并随机板书:环境恶劣不毛之地

师问:什么叫“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土地荒凉、贫瘠。这里毛的意思是: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

3、引导学生说一说“绿洲”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出示PPT中的迪拜美景图。

随机板书: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4、引导理解文题,质疑

教师:在这种不毛之地上要建造一个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的绿洲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学生生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感受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难处……

二、走进文本,解答疑问

(一)精读第三自然段

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是谁创造了奇迹,在不毛之地的沙漠中建造一个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的绿洲?

生齐声回答:阿联酋人们。

2、师:阿联酋在种植花草之前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可能找出:

“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3、在这不毛之地的沙漠中,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种植花草树木的呢?

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词语、句子。

(1)出示课文片段“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途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作者用了三个“买来”,你觉得他们仅仅是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吗?他们还买来了什么?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买来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希望、买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买来良好的人类生存的环境)因为阿联酋人民深深知道: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让学生画出这段文字中的重点词语(“买来、挖去、填土、埋下、恶劣、适宜、纵横交错”),引导反复朗读体会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改造家园的决心。从而感受阿联酋人民不畏艰难,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的精神。

(2)师:难怪阿联酋的朋友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师:在我们城市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至少需要多少元?(学生自己说)想想一个中心公园至少要栽多少棵树,照这样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引导生体会这句话,从金钱的角度解读迪拜人民付出的努力。

师:阿联酋人民决心改造这片不毛之地,因为他们深深知道:

出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阿联酋人民对于绿树、鲜花和小草(即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回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经过阿联酋人民不畏艰难的努力,现在的阿联酋是个什么样子的呢?你能用文中的一段文字来形容吗?

出示:“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引导学生体会阿联酋人民改造环境的无穷魅力。

(三)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

过渡:如今的阿联酋真的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美”。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阿联酋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的第4--7自然段来看一看。

整体感知

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对待这些花草树木的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生:个别述说

师相机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师:想一想,在家中,父母亲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精心呵护生结合自己的情况以及自己所理解体会到的父母的关爱之情来畅所欲言。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并联系课文内容来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这些花草树木的精心呵护。

2、具体感悟

师:是啊,阿联酋人民都把花草树木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护。让我们一起走进来课文的第4--6自然段,看看一位普通的园林工人是怎样呵护这些花草树木的呢?

生答:每天都要为这些花草树木洗脸

师:明明是给花草树木浇水,为什么要说是在给他们洗脸呢?

生答:在阿联酋人民的心中花草树木就是他们的孩子

师:哦!……哪一位父母亲不善待自己的孩子呢?想一想,假设你是这些“孩子”的父母,你还会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

(引导学生用拟人化的手法说出:剪枝----理发,施肥----喂饭,除虫----治病,除草----打扫房间等等。)

师:正是所有的阿联酋人民都像园林工人一样,精心的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他们付出了金钱,流下了汗水,倾注了真情,因为他们知道----“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引导学生再一次体会、回味“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那位阿拉伯朋友的这句话。

三、回顾全文、总结升华

1、师小结:在那里,阿联酋人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超乎常人的努力,终于创造了世界奇迹----在不毛之地的沙漠中建造了星罗棋布的绿洲,成功地改造了自己的家园。所以,后来,从20xx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用来奖励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

2、让我们再一次漫步在迪拜街头,欣赏一下迪拜美丽的风光吧!

多媒体展示迪拜街头风光的图片。

学到这,你想对阿联 ……此处隐藏25398个字……存环境的壮举。

3、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阿联酋人民像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能体会到阿联酋人民改造沙漠、建成绿洲的坚强决心和惊世壮举,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师:大家喜欢去旅游吗?天气转暖,阳光明媚,正是旅游的好时机。今天,我们一起出国去旅游。离登机时间还早,机场旁边有一家展览馆,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展览馆图片。学生:今天展出的是一组关于保护环境的漫画。请欣赏。师点击出示漫画图片。

请问:你们看懂了什么?

过渡:登机时间快到了,我们一起告别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乘上飞机,出发吧!出示飞机起飞的图片。

一、了解沙漠和绿洲。

1、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在沙漠里。提到沙漠,大家一定不喜欢。那可不是一个令人向往和留恋的地方。

出示图文:茫茫大漠、荒无人烟、寸草不生、黄沙漫天、飞沙走石、浩瀚无边。指导读出意境。你还知道哪些词语?

2、走近阿联酋的沙漠,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

交流。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体会:到处:沙漠面积大。白茫茫,因含盐碱而白。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毛:通“苗”,指庄稼)理解“不毛之地”,不毛,不长庄稼,形容荒凉和贫瘠的地方。仅是不长庄稼和小草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找到的词语有:咸而板结。

小结出示:这就是阿联酋的自然环境(图片):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就是——恶劣。(板书)

3、但就在这不毛之地中,却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这绿洲便是城市。(板书“绿洲”)。让我们到其中的一座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这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迪拜。并作适当简介。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文中有一句话形容了她的美景。

让我们一起在读中领略。出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绿草如茵、芳草如坪、姹紫嫣红、欣欣向荣。

二、引出问题,深入思考。

1、质疑,出示对比图片,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沙漠中会有绿洲?建成的。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成绿洲的呢?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回答了这个问题。

阿联酋人民之所以能把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是因为,他们——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花草树木。

理解: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理解“精心侍弄”的意思。

想像:父母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给予生命、提供生活的条件、精心呵护。

过渡:阿联酋人民是不是这样爱护花草树木的呢?

2、出示: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

默读:4—6自然段。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用铅笔写在旁边。

交流:

(1)“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出示。抵得上:相当于结合实际想想到底费用有多大。

(2)“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树木花草的根部。”

分析:类比关系。

对比理解: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出示:动词填空。从括号中这的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这说明:迪拜人不仅花了很多的钱,而且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硬是把白花花的盐碱地、把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的城市!

再读课文,读出词语的厚重来。

(3)4—6自然段。阿联酋人民不仅给花草树木在地下铺了纵横交错的水管,而且还要浇水。

分角色读,其余同学扮演花草树木。教师创设情境:一天夜里,狂风怒号,飞沙走石,第二天清晨——

师:小花小草树木,你们如何感谢园林工人的辛勤劳动呢?体会园林工人的精心呵护。

小结:阿联酋人民不权精心种植了花草树木,而且进行了精心的管理。(板书)

3、第3自然段同4——6自然段都写到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但是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第三自然段转述了阿拉伯朋友的话,告诉我们种树植花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这叫间接叙述;4——6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所见,生动地展示了人们是怎样像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这叫直接描写。)

4、过渡:仅仅依靠园林工人的努力,优美的环境能保持下去吗?出示——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采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美丽源自于美德,迪拜的美丽源自于迪拜的每一个人——都能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花草树木。

5、同时,读到这里,我们对阿联酋人民能这样爱护花草树木,也很理解,也很佩服,这是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

交流。(1)、花草树木来之不易。

(2)、他们知道“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3)、不能屈服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要追求美好的生活。

6、总结:今天的阿联酋,不见了漫天黄沙,不见了白茫茫的盐碱地,不见了人们的痛苦绝望。这里的人们凭借着勇气、双手和智慧,在荒凉的大漠上,建起了星罗棋布的绿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的奇迹,

三、总结拓展

1、了解了迪拜的美丽及美丽的原因,也到了我们旅行团离开的时候了。在即将踏上归途之前,你想向阿联酋人民说些什么呢?

2、回到祖国,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出示——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达2460平方公里,21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差不多损失两个阳城县的土地面积。

3、看到这样的现实,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4、总结:

我们坚信,美丽来源于美德。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从随手可做的环保小事做起,心中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加上保护环境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就一定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19、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

精心种植

精心管理

精心呵护

课文简介: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