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18:23:02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4、熟读背诵《花园果园》。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短文、口语交际

2、难点:口语交际训练

四、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词语、文章、童话故事或图片等资料,

并画一幅春天的画。

五、教学时间: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㈠情境导入: (出示挂图):春天来到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

㈡ 我会认

1、出示生字卡片:

1 哥--歌

直--植

星--醒

古--故

底--低 丁--灯

鸟--鸣

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字)

2、小组交流: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些字,你有什么新发现?

3、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4、出示小黑板:

平--评(评论)

油--邮(邮局) 方--访(访问)

桥--轿(轿车) 齐--挤(挤满)

线--钱(花钱)

按照刚才发现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来认识这些生字,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认得又快又好。

5、小组学习:互相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6、抽读生字卡片,说说怎么记这个生字。

㈢ 展示台

1、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每天都能认识新的汉字朋友呢!

2、小组内互相传看作业本,识记同学的名字。

3、你想认识谁的名字,就下座位去向他请教吧!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2、熟读背诵《花园果园》。 教学过程:

㈠ 我会读。(复习导入)

1、过渡: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们来读几个描写春天的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正音)。

4、扩展练习: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㈡ 我会写

1、过渡:我们已经会写很多字了。我们知道字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句子。现在我们来写两个句子吧!

2、看看谁最先知道我们要写什么句子(学生读拼音)。

3、教师范写“春”字。(提醒学生要按田字格的位置写)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句子最漂亮?(学生书写)

5、小组互相评议,推荐写的好的同学在展示台展示。

㈢ 读读背背

1、过渡:春天,花园里的花开了,果树上的花也开了,到了秋天,还会结果子呢!

2、学生自由朗读《花园果园》。

3、小组互相读短文(正音)。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把短文背会。

6、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配画面背诵。

第三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春天。

教学过程:

㈠ 出示挂图,进入“日积月累”天地,揭示课题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春

风拂面 柳绿花红

百花盛开

万物复苏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谈话揭题:是啊,春天来了!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

㈡ 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1:“说春天”

A、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春姑娘。听说大家都很喜欢我,能不能讲一讲和我有关的故事、背一背和我有关的古诗、课文呢?”

B、学生下座位找好朋友说一说、背一背。

C、指名说、背、评议。

D、说说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2、创设情境2:“找春天”

A、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快和小伙伴们说一说吧!”

B、分小组交流。

C、指名说、评议。

3、创设情境3:“赞美春天”

A、既然大家都找到了春天,想不想用我们动听的歌声、五彩的画笔来表现它、赞美它?

B、自由组合成“创意组”、“演艺组”和“剪贴组”。

C、明确要求:

◆请创意组的同学画一画春天的图画,并写上描写春天的句子。

◆请演艺组的同学加上动作,歌唱春天。

◆请剪贴组的同学根据收集的图片合作贴出一本春天的画册,可以配上诗句或课文。

◆根据三个组的内容,准备几个问题向对方提出。

D、三个组依次上台展示介绍,接受对方组的提问并回答(说说自己的画和剪贴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么画、贴,唱的歌里有些什么)。

㈢ 总结

1、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我真高兴你们送给我这么多美丽的图画、好听的歌曲、还有那么动人的故事,谢谢!”

2、教师谈话:是啊,春姑娘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春天吧!

3、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大家齐唱。

……此处隐藏9756个字……⑴小组内互相欣赏“识字本”。

⑵把自己认识的字直接读给同学听。

⑶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2、字词游戏:

⑴借助课前准备的卡片,小组内进行卡片组合,练习组字和组词。

⑵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练习组字和组词。

3、评出“识字小能手”。

(展示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2.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二、教学重点

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习作教学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内容。

2.学生分小组自由谈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在全班交流,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本单元描写植物的课文的写作方法,注意表达的顺序。并举一反三,体悟描写其他事物的方法。

4.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二)、习作讲评

1.回忆作文要求。

2.示较好的习作,欣赏评价,说说好在哪里。

3.出示中、差两种层次的作文,评讲,集体帮助修改。

4.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同步作文

我爱家乡的红枣树

红枣是我家乡最普通的一种果树,我非常喜欢它。

每逢三月,细雨如丝,各种花草、树木都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百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却有一个落后者——红枣树。它全身长满了一层厚厚的黑褐色树皮,上面有着横七竖八的伤痕,好像已干枯多年了似的。它只是默默地准备发芽。到了四月半,它才开始长出一片片绿叶,不久长出像米粒般的小花朵,那就是枣花,它并不娇艳,但是很惹人喜爱。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摸摸它那粗糙的身躯。

一到夏天,红枣树张开那一片片绿色的叶子,掩护着一串串小枣。到了秋天,枣树挂着一串串果实,好像成千上万的小红灯笼,多美的枣树啊!到了收获的时候,它把自己的果实全部奉献给人们。

红枣不光香甜可口,还可以做很多东西。我最喜欢家乡的红枣树了。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学习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中的情感,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学习资料袋。

【学习过程】

1、导入:

(直接课题揭示。)

学习“我的发现”请2生,1生扮小林,1生扮小东,读“我的发现”。

听了对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的发现: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齐读)幻灯片出示。

再次默读我的发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先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补充。

顺便说说平时搜集资料中的学习体会。

3、资料袋交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交流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

4、学习“日积月累”学习用上面的方法来学习《过故人庄》:

(幻灯片出示诗歌。)

请生读,把诗歌读准确、流利。

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意。

质疑,谁来说说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请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诗意。

(幻灯片出示作业。)

5、作业交流:

让生读诗歌。

听范读。闭眼悟诗情。你听着诗歌,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齐读《过故人庄》。

背诵。

6、拓展:

课外搜集的有关友情的诗歌,课堂上交流。

7、作业:

根据《过故人庄》编写一个小故事;和同学交流写友情的诗歌,从中选择一首或几首搜集到自己的资料袋中。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

“加一加”、“换一换”。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读准字音。

3、看拼音,理解字义,正确书写汉字。

4、熟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归纳识字方法。

2、读拼音写汉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让生自主观察,同桌讨论,说说各自的发现。

2、全班交流:

归纳“加一加”、“换一换”的识字方法。

3、还可引导学生用其他识字方法,交流课外认记的生字。

4、让生充分自学七个生字,检查生认读、识记情况。

(可用词语:评比、家访、挤进、邮车、局长、轿子、钱包。)

二、日积月累

1、生自读词语:

说说都是有关哪个季节的。

2、小老师教读,更正字音。

3、交流还收集到哪些有关春天的词语。

4、“开火车”读词语。

三、我会写

1、生自读拼音: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句子。

3、师可范写一句。

4、生独立书写:

注意书写笔顺正确,字迹工整,姿势端正。

5、全班交流,同桌互改。

四、读读背背

1、生自读短文。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抽生读──小组读──比赛读。

4、背诵短文: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按要求进行表达和交流。

2、结合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重难点〗

注意语言表达流利、通顺、完整。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歌唱春天”:

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春天的旋律。

(如:《嘀哩嘀哩》《春天在哪里》)

2、“我看到的春天”:

① 说说自己关于春天景物的观察所得。

② 将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图片,资料交流介绍。同桌介绍—全班展示。

3、“我们听到的春天”,找学习小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4、“我画的春天”,把春天的图画作品全班交流介绍。

二、展示台

1、展示内容不限:

商标、名字、招牌、书名等。

2、展示方式不限:

同桌轮流出示自己认识的字。

3、比赛方式:

同桌打擂、小组打擂,每周选出一个擂主。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