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18:22:03
灰雀教学设计

灰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灰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灰雀教学设计1

课题:灰雀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错了事就要以下,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习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方法,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以创设情境来显情。(出示多媒体.课件:鸟在枝头歌唱)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鸟吗?你收集了哪些灰雀的和列宁的资料?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导情

1、文中列宁和灰雀以及孩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又说明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学生:观察、体会、想象、说想法

2、轻声读第二部分,画出列宁说的话,理解列宁的心情。

学生边读边思考后,出示列宁1、2句两句对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②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列宁说了哪些话?表达了列宁对鸟是什么感情吗?

4、列宁爱鸟的感情对小男孩儿有什么影响呢?

使学生再次体会“爱”的感情。

5、分角色表情朗读。

三、悟情

1、自读自悟

画出列宁说的话,自各悟出列宁的心情。

2、全班同读

①体会列宁的第一句话中的“自言自语”和“可惜”这个重点词有与没有对表达列宁的心情的有什么不同?

②悟出: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3、小组讨论:

学习每三部分,你们想知道什么?讨论后怎么解决的?

四、激情

1、看板羽,你想对他(它)说些什么?

2、师后话:列宁和小男孩儿对鸟的爱。

灰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媒体】

挂图、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3、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情况:

⑴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

⑵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⑶理解词语:

语文灰雀教学教案<spanhttps://p.9136.com/17/l/allimg/<p>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p><p>  可惜:值得惋惜。</p><p>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p><p>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p><p>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p><p>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p><p>  <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  <strong>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strong></p><p>  1、多媒体演示:</p><p>  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p><p>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p><p>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____的灰雀来理解。</p><p>  4、朗读第一自然段。</p><p>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p><p>  <strong>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strong></p><p>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p><p>  ⑴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p><p>  ⑵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p><p>  ⑶“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p><p>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p><p>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p><p>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p><p>  ⑴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p><p>  ⑵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p><p>  ①列 <em>……此处隐藏19177个字……</em>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p><p>6、导读激情,深入体会:</p><p>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p><p>(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p><p>(师导读,生接读。)</p><p>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p><p>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生接读)</p><p>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p><p>(师教读,生读。)</p><p>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p><p>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p><p>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p><p>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p><p>(如果这里学生没有读好,师指导再读,直到读好。)</p><p>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p><p>(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重语气,再读再体会。)</p><p>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列宁)</p><p>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p><p>(放鸟归园)</p><p>7、分角色朗读:</p><p>师: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p><p>(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去掉叙述语,直接朗读“对话”。)</p><p>(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去掉叙述语言。)</p><p>师: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p><p>(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p><p>三、学习第11~13自然段</p><p>(多媒体动画:列宁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唱歌。)</p><p>1、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p><p>(多媒体字幕: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p><p>(师叙述12自然段。)</p><p>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p><p>(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鸟儿会回答吗)</p><p>2、师: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p><p>(生同桌讨论,师巡视并加入讨论。)</p><p>(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p><p>师: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p><p>(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p><p>师:列宁为什么而微笑?</p><p>师: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p><p>(激励学生美滋滋地朗读课文。)</p><p>四、总结</p><p>师:学完课文,你想对这幅板书图说句什么话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p><p>生认真书写,师巡视辅导。表扬学生卓有见地的话语。</p><p>(师插话:99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是已经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爱吗)</p><p>师: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p><p>第二课时</p><p>一、感情朗读</p><p>二、阅读评价</p><p>三、领悟表达特点</p><p>四、生字识记与书写</p><p>,《灰雀》教学设计七</p><p>五、布置作业</p><p>1、写本课的生字与词语。</p><p>2、搜集有关列宁的资料。</p><p>【教后小结】</p><p>情融于课文,却溢于言表,如何让学说真切地感受作者蕴涵于文中的这种情感。必须让学生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世界去走一遭。学习这一课,运用多媒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列宁和孩子,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悟、分角色品读,让情感激发情感,让心灵滋养心灵,学生读得投入,感情读效果非常好。教师语言的渲染,多媒体的吸引,把学生真正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p>灰雀教学设计15
<p>一、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p><p>(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看,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里,和他们打招呼。一天,列宁有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随机点击课件:列宁在树下仰望灰雀。)</p><p>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p><p>1、提出学习要求: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找到。(板书:列宁 找)这时,列宁看见一个男孩。列宁和男孩说了什么?</p><p>(1) 要求:自由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出列宁此时的心情。</p><p>(2)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应段落。</p><p>2、自读体会。</p><p>师:四处找遍也不见鸟儿综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了什么样的心情?(板书:说)读列宁说的话体会。</p><p>(1) 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p><p>(2) 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对灰雀的一种怎样的心情?(板书:爱灰雀)</p><p>3、师:可是,列宁喜欢的灰雀究竟到哪儿去了呢?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p><p>(1) 读课文4、8、10节,指名朗读检查。</p><p>(2) 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读后体会:这时,男孩在想什么?</p><p>(3) 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欢和列宁对灰雀的喜欢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板书:男孩捉)</p><p>4、小结:列宁爱鸟,给它自由,男孩爱鸟,把它捉走,让它失去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p><p>5、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p><p>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p><p>1、在列宁真爱感动下,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板书:放)看,它们又在欢唱了。不过,树下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课件显示:列宁和男孩在看灰雀)</p><p>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p><p>3、读了这几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质疑。</p><p>4、小组讨论,解答: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头?鸟儿不会说话,为什么列宁要和它说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男孩知错就改,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上海孩子的新,这就是对孩子的爱!(板书:爱诚实)</p><p>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男孩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p><p>6、小结(板书:可爱)总结课文。</p><p>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p><p>五、收集故事,提高积累</p><p>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p><p>2、回家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准备开展讲故事比赛。</p>            </div>
            <a href=

《灰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