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09 18:19:36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1

《识字3》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学习本课有3个要求: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识字3》首先让学生尝试读文,教师纠正字音,然后教师指导读,并示范朗读,熟读之后拍掌打节奏朗读,学生大大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最好还进行了朗读比赛,学生读得很流利,继而已经有学生尝试背诵了!然后设疑:你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例如“我们祖国为什么被称为华夏?”“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等等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多种途径帮学生寻找答案。在第二课时指导学生掌握会认字和会写字。感觉三字经的文本及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很感兴趣。学生学得快,效果很好,连教师也觉得轻松!

可是,在随后一次小检测当中,其中有个填空:各民族,齐奋发,( )朝夕,( )中华。这里要填:争、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50人当中居然有28人错“兴”,多数学生写了“新”!为什么会这样?我在反思我的教学到底在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分析原因,无外乎学生粗心大意,音近字、形近字混淆,说起来,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也是造成错别字增多的间接原因之一。“大量识字和阅读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中低年级的识字量在2500字左右。”而这几乎是以前整个小学六年的识字量。现在的孩子过早识字阅读,对很多字只是认,又没能做到仔细认,也没能反复巩固,再加上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凭着直觉去念去写,难免会混淆,写错别字。大量的识字方向是对的,只是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如何识字更多,记得更牢?要想减少错别字,还要加强训练,反复才能巩固!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2

一、情景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激发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以认识动物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其中设计多种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识字方法多样化,过程简练不重复,追求“识字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课堂上教者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动交际、角色转换,促使他们动脑、动眼、动手、动嘴,调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充满童趣,克服识字教学的枯燥。整节课以“认识客人及记住他们的名字”为大情境,以与美丽的客人朋友引出要学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将识字和生活,识字与游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突破识字的难点。

三、以“读”贯穿全文。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指名读,自由读,男女读,同桌读,分组读,齐读,配乐读…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让他们读出拍手歌的押韵,有节奏,读出对动物的喜爱,读出有保护动物的愿望。但读书语速较快,老师的评价较少,单一化。较少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处。

四、教学过程中渗透保护动物意识。从上课开始开始就认识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友,读他们,了解他们,和他们对话……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情感始终倾注于动物朋友的身上,整个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动物”相处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着保护动物的意愿。我们知道学生学会了相处,学会了关爱,就会去关爱同学、老师、亲人,就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保护动物。

五、能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的组合、书写规律。应该让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了解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所占的位置,如学习“物”、“猫”、“鸡”时,应让学生先分清这三个字有何不同,分别占什么位置。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学生亲眼目睹同学的书写,能对自己的书写起到警示的作用;另外,让学生进行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对自己的书写大有益处。教师能在练习写字时指导学生的姿势。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3

我经常教一、二年级。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最重要的。一般要掌握1200多个字,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低年级的识字一般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怎样才能使这些刚上学的学生将这些比较枯燥的字,认得清,记得牢,而且能正确运用呢?

在识字教学中,我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我的识字教学基本分为两类。

一、独体字教学

在教独体字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简单的特点,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把事物原来的样子临摹到黑板上,看像什么?学生看懂图意后,再写出这个字。如“鸟”,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一撇”是鸟头上的翎毛,“·”是小鸟的眼睛。这样的教法,学生很乐意学,学得又很有趣味。

二、合体字教学

在第一二册掌握了大部分独体字的基础上,再学习三四册出现的合体字时,就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这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合体字的教学,下面再具体说说合体字的识字法。

(一)形象字的识字法。

把生字编成一个故事来学,如: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这个字是“休”。再如:闻,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

(二)以旧带新的识字法

这个方法是识字教学中最常用的。因为合体字一般都是有两个后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笔画虽然多,但把这些字分开来记,就显得简单明了。如“解”,可分成角十刀十牛;有些字既可以肢解,又可在肢解的基础上体现出这个字的意义,那就更易记。例如“熟”可释为丸子放在水里煮发出香味就是“熟”字。

(三)比较识字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请、情、晴清,可对这些字编成儿歌,“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进行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易记住了。

(四)偏旁识字法

在学生学过部分合体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联的字:如松、柏、桦、树等,代表与水有关联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代表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多与人手的动作有关联的字:如提、抬、挑、担等。这样的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 ……此处隐藏11378个字……,"玩"出价值。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再如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

在写字方面,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14

全文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江南水乡秋天那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一部分词语所介绍的的景物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认识,还有一部分词语所表达的意境,我们可以通过图文对照来进行理解和感悟,体会韵文所表达的意境。

本文的教学首先从认识“水乡”这个词语开始。在认读的基础上,让孩子知道我们自己的家乡也是个水乡。以“五叶是个()的水乡”来进行句式训练,然后再来看看我们五叶水乡有多美,出示挂图,观察挂图,找一找,这是什么季节的美景?然后说一说认识哪些景物?

一、理解词语

本课中词语比较富有意境,一个词语的理解不能光从字面来理解,更应该放在一定的境界中来体会。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就利用文中的插图,以及我们农村孩子平时特有的生活经验,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前提下,让孩子重组语言,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如“烟波”这个词语孩子比较难理解,可以通过让学生想象早晨水面上的雾气。是在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想冬天把开水倒在脸盆里的那种热气,再来想象水乡水面上的那种烟雾笼罩的飘渺意境。学生的理解:水面上的水蒸气;水面上的烟雾;水面上的雾气;水面上冒出来的一层层雾气;老师概括:你们说的这些用韵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学生回答)“烟波”。再用“烟波”组成词组:烟波飘渺,烟波缈缈,还有学生说烟波重重,烟波缭绕,感觉有一两个学生的词汇量还是很丰富的。

二、读出画面

韵文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富有诗意,词串的最后一个词语也非常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我们不能只图书声琅琅,缺少对词语的深度对话。一个词语就是一个风景,每个词语都有一个意境。如“枫叶”一词,在我们二(1)班教室门口刚好有一棵枫树。我先问孩子,那是什么树?孩子们知道那是枫叶,但不会说枫树。在明白那是枫树的叶子就是枫叶。再出示(

)的枫叶,有:红色的枫叶。我再让孩子换个表示红色的词语:枫叶是红艳艳的;枫叶是火红火红的;枫叶是通红通红的;枫叶是红彤彤的。然后,再让学生变成句子:火红火红的枫叶像一团团火,美极了;红艳艳的枫叶,如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一样红红的,真美啊。那有关枫叶的诗句,你知道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香

山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学生读一读。然后再有词到词串,一组词串就是一片风景,本组词串:枫叶

灯火

月光,让学生说说,描绘心中的画面:夜晚,水乡人家都亮起了灯火,枫叶显得更红了。银灰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把水乡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把词语间的空白填补起来,再将在心中构成美的画面,学生才能更好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画面,读美画面,一定要给学生留有空间去想象画面。

三、拓展内容

韵文既然在词语之间有留白,那我们就要好好地利用,拓展一些内容,让学生多积累一些。如:了解一些秋天到人文、自然景观,感受美的熏陶;词语的拓展有,金秋十月、金风送爽、秋高气爽、一叶知秋、秋色宜人、秋风习习,烟波浩渺,烟波渺渺等;以及古诗文的背诵《秋思》《山行》《秋天到》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除了韵文中涉及到的,你还知道哪些?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15

我一直对如何上好词串识字课心存困惑。今天,按照“名师带徒”活动的安排,我执教了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词串识字课《识字5》。讲完此课,听了学员的点评和名师的指导后,深有感触。

成功之处:

1、赞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特别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一句鼓励和赞美,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在瞬间得到满足和成就感。在我的课堂上,赞美声一直贯穿整个课堂。不失时机地放大学生的优点,不但可以激发优秀生更加乐于学习,也使其发挥了榜样的作用,给其他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启迪,令其学习和效仿,从而促成整个班级和谐、浓烈的学习氛围。在这节课上,我看到受到赞美的学生更加地自信,被我鼓励的学生学习一直表现地主动积极。

是的,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上课前要给学生准备100顶高帽。凝聚着老师宽容与理解的激励和赞美可以促进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所以,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个孩子带着赏识和鼓励回家,让课堂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基地。

2、以“情”激“情”情更浓。课前,我和学生就有了一次愉悦的对话,不显山不漏水的创设情境,贴近了彼此心灵的距离。上课伊始,我洪亮的嗓音,我温暖的笑容,我和谐的肢体语言,这一切无不在向学生传递着我饱满的激情。我就是用自己的激情唤醒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这节课愉快的学习应在了这样的起跑线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热情一直激发得饱饱胀胀,学习自然也就高效。

3、魅力语言是课堂高效的催化剂。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赏识鼓励的语言可以让课堂成为学生建立自信的基地,宽容理解的语言可以让课堂成为学生提升人格的修炼场,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让课堂成学生求知的乐园,商榷探讨的语言可以让课堂成为学生施展自我的舞台。

在我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一直尽可能地用赞美的、鼓励的、商量探讨的语气,创设情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学生创建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

美丽的语言充满着教师的爱心和智慧,它在课堂上化解了学生心中的顾虑和尴尬,呵护了学生自尊,也开启了他们智慧的锦囊,使他们在愉悦中投入学习,轻松地走在探索求知的道路上。魅力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参与的快乐、求知的主动、探索的投入,让我们收获了语文课堂的高效与精彩。

待改进之处:

1、有学生把“溜冰”的“溜”都成了二声,我没有及时指出,还应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这里还应该在加强老师的教学机智。

2、时间分配在合理一些。这节课在学生读好书识好字上处理的很到位,但占时间多了一些,致使最后的写字指导环节占用时间太少,应该指导学生之后,在给学生留出描红的时间。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